------------------------------------------
(一) 国际市场环境(二)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纺织工业的影响(三) 科学技术进步的趋势和影响(四) 国内市场环境
------------------------------------------
------------------------------------------
(一) 技术和产品结构调整(棉纺织、毛纺织、麻纺织、丝绸业、针织业、化纤及化纤原料、纺织机械、印染后整理、服装)(二) 组织架构调整(三) 区域结构调整(四) 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五) 推进信息化建设
------------------------------------------
(一) 加强宏观调控(二) 抓好纺织原料发展 (三)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四)提高国际化经营(五) 坚持可持续发展
------------------------------------------
纺织工业是我国重要产业之一,长期以来,在满足人民衣着消费、增加社会就业、扩大出口创汇、积累建设资金和为相关产业配套等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纺织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基本形成了上中下游相衔接、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行业整体素质逐步的提升。新的世纪,国内外纺织品市场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纺织工业要积极地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实现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这是新世纪纺织工业肩负的艰巨任务。
纺织工业包括纺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纺织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包括棉纺织(印染)、毛纺织、麻纺织、丝绢纺织、针织业;服装业包括服装、制帽、制鞋业;化纤业包括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制造业。纺织产品按应用领域分为:衣着用、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三大类。
2000年全国纺织行业国有及出售的收益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共1.89万个,总资产9773亿元,工业增加值2678亿元,分别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公司的11.9%、8.3%和11.3%。全行业职工1300万人左右,利税总额578.8亿元,纺织纤维加工总量1210万吨,人均纤维消费量6.6千克,纱产量657.5万吨,化学纤维694.2万吨,服装165亿件。我国纱、布、呢绒、丝织品、化纤和服装等产品的生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是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2000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达520.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商品总额的20.9%,占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13%左右。“九五”期间,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215亿美元,净创汇1700亿美元,是我国净创汇的主要行业。
五年来,纺织工业经过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基本实现了“九五”计划提出的主要目标,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由于多年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加之冗员过多、包袱沉重,1993年至1998年,国有纺织企业连年亏损,亏损最为严重的是1996年,亏损额高达106亿元,是国有工业中困难最大、亏损最严重的行业。199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纺织行业确定为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突破口,提出了“压锭、减员、扭亏”三大任务。到2000年底,累计完成压缩落后棉纺能力940万锭,压缩落后毛纺能力28万锭,压缩落后缫丝能力100万绪,分流人员140万人,国有纺织公司实现利润67亿元,纺织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整个国有企业改革脱困走出了一条路子。在压缩总量的同时,纺织行业把压锭和结构调整、资产重组有机结合起来,充分的利用企业兼并破产、债转股等政策,实施纺织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有力地促进了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显著提升。“九五”期间,纺织工业在压缩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同时,将加快产业升级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化纤生产能力增加了300多万吨,差别化率大幅度提升;棉纺行业压锭改造以后,30%左右的纺纱设备达到90年代领先水平;毛纺行业使用先进的毛纺织染整成套设备,配置了质量检验监控系统,开发出高支、超薄毛纺织品;服装行业采用了计算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应变能力;纺机行业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以及合资、合作等方式,在纺织机械机电一体化方面取得突破,以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为代表的“两机”专项全方面实施,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
品种、质量有了较大改善。化学纤维在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中的比重由1995年的45%上升到2000年的60%以上,差别化纤维占化纤的比重达到25%,五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无结头纱、无梭布的比重由1995年的18%、15%分别提高到40%、24%;印染后整理水平有所改善,中高档面料的比例有所上升;服装等最终产品出口比重大幅度提升,服装出口已占纺织工业出口总额的70%,比1995年提高了5个百分比;衣着用、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的比重已达到67%、20%、13%。
纺织中心城市整体调整成效显著。压锭重组与城市整体结构调整相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纺织地区布局、企业组织架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经过压锭,国有棉纺能力由压锭前的70%下降为目前的60%左右,北京、上海、宁波、无锡、常州、石家庄等一些中心城市,建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集团和出口骨干企业,形成了新的整体优势,不仅使整个城市的纺织工业走出困境,进入良性循环,而且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排头兵。目前出口创汇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159户,上市公司80多户。
非国有经济快速地发展。在所有制结构上,已形成国有、集体、三资和私营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多种经济成分一起发展的格局。目前按产值计算,国有企业占30.0%,集体企业占26.5%,三资企业占28.7%,其它所有制企业占14.8%,大量的非国有企业已成为带动纺织工业增长的重要生力军。
“九五”期间,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生产经营状况显著改善,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升。2000年与1995年相比,全行业资产总额从8301亿元增加到9773亿元,年增加近300亿元,资产负债率从73.3%降到66.0%,总利润从32.7亿元提高到290.1亿元,资金利税率从4.1%提高到.5%,企业亏损面从32.1%降到20.6%,全员劳动生产率从1.4万元提高到2.5万元,提高了78%。2000年是我国纺织工业进入90年代以来,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最好的一年。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变化, 纺织工业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纺织产品质量、档次、品种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很明显的差距。一些高水平、高技术产品的开发迟缓,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部分中低档产品出现过度竞争。在出口产品中,仍以中档为主,高的附加价值产品比重低。服装出口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大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品牌,纺织面料水平低、品种少,不能够满足服装生产要,导致出口服装大量使用进口面料。国际上流行的多组份纤维、复合纤维、改性纤维、高仿真纤维、特殊功能纤维等新产品,在国内化纤企业尚未形成自己的研究开发机制、专有技术和一定的生产规模。目前,我国纺织新型设备引进的较多,纺机制造业对这些设备消化吸收并进行二次开发的工作明显不足。
目前,属于80年代或70年代水平的棉纺设备仍有2/3。发达国家的清梳联合机占有率为50%,我国仅占14%;发达国家的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占有率均在90%以上,我国仅占32%、9.7%。我国毛纺和印染行业仅有10%的设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纺纱、织布、印染、制衣各环节,电脑过程控制管理系统和电脑辅助设计系统拥有率较低。现代纺织技术向设备高速化、自动化、工序连续化方向发展,传统技术与新技术之间的差距慢慢的变大。例如:全自动气流纺生产效率比环锭高4—5倍,无梭织机比有梭织机效率高4—8倍。由于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落后,加上管理上的水准较低,导致劳动生产率与工业发达国家差距拉大,如棉纺织,发达国家纺部万锭用工60人左右,有些企业已达到万锭用工30人的水平,我国万锭用工水平是300人左右,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高,缺乏竞争力。
企业的生产规模小,集中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以化纤行业为例,1999年化纤企业平均规模为1.3万吨,年产1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有7家,生产能力占全国的22.6%,与国外先进化纤企业比较,平均规模相差很大。纺织行业经过重组和改造,已组建了一大公司集团,但在化纤、纺机领域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服装行业中缺乏国际知名品牌。我国大部分纺织企业还没有建立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高品质”的快速反应机制,企业缺乏具备国际营销经验、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部分企业管理粗放,用人多,产品研究开发周期长,成本、财务管理不到位,营销力量薄弱,市场适应性差,开发创新和用人机制不健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
长期以来,我国的棉花购销实行垄断性经营,棉花供销体制改革滞后,对国际市场变化反应迟钝,国内价格往往背离国际市场,对我国棉纺行业造成了直接影响,一方面我国由棉纱出口大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另一方面影响了后道产品的竞争力。我国羊毛的进口依存度较高,由于采用发放进口许可证等措施,企业进口羊毛受到限制,很难保障企业对数量、品种、质量的需要,也增加了毛纺企业的负担。化纤及化纤原料关税较高,部分品种的进口实行许可证管理,不利于纺织企业利用国外便宜的原料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纺织品服装已完全进入市场,但国家对纺织原料统得过多,统得过死,纺织企业不能灵活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出口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纺织工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生产企业与国际市场隔绝的现象仍很突出。
力占全国纺织生产能力的12%左右,产值仅占4.5%,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于全国纺织12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明显低于东部。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纤维资源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但服装、针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质量发展不足,西部服装产量仅占全国服装产量的2.3%。近年来,虽然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结构调整力度较大,但是仍保留了一些落后生产能力和初加工能力,产业升级步伐缓慢,产品存在趋同化,东中西部的产业分工不明显,没形成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互补性格局。
进入21世纪,纺织工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增强,科技革命日新月异,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跨国公司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各国的综合竞争将更加倚重于知识创新和科学技术进步,全球范围的产业体系调整正在影响和改变原有的国际分工和竞争格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逐渐增强。“十五”期间,我国将处于加入世贸组织的政策过渡期,各项政策、规则将按照协议逐步到位,政府调控经济的方式和手段将出现重大变化。同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将进入关键时期。这对纺织工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是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迅速增长,在国际商品贸易中仍占有重要的位置,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依存度和发达国家的进口依存度都有提高的趋势。现存的贸易制度使境外加工贸易在纺织品服装贸易中占有较大的份额。
二是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纺织区域结构的重大变革,纺织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FDI)占有相当的比重。发达国家已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化纤、印染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世界纺织工业重心不断向亚洲推移,为发展中国家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三是初级产品供大于求、生产过剩的趋势将会延续下去。一些后起的发展中国家纺织工业及其出口发展迅速,以其价格低的资源和劳动力,形成了较强的综合竞争能力,成为中国在国际市场的重要竞争对手,国际纺织品服装市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的同时,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加快。如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内,美国生产棉纱,在墨西哥、加拿大织成布,做成服装再回流美国,构成区内循环,效率提高,成本降低,进口依存度减少。这对出口占很大比重的亚洲,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我国要保持和扩大对这类区域的出口份额,其难度增加。此外,纺织品服装进口国还会以各种贸易保护手段对出口国实行新的限制。
“十五”期间,随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商品贸易年上涨的速度为6%左右,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年上涨的速度为6%以上。预计2005年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额可达5800亿美元,我国若能保持13%左右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纺织品服装出口将达到750亿美元。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其有利方面,一是直接面对国际资本的竞争,有利于激发我国纺织产业机构调整的内在动力,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二是随着贸易、投资领域的全方位开放,给纺织工业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大力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带来新的机遇。三是纺织品服装贸易由双边框架转向了多边框架,有利于改善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市场环境,扩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和跨国经营。四是受多种纺织纤维品协定的保护,我国将享受在纺织品服装出口上的无差别待遇,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公平的竞争地位。
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纺织工业也面临挑战,对不一样的行业的影响差异较大。由于我国化纤企业规模偏小,原料成本偏高,在品种、质量、价格等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入世”后,面对价格低、质量好的进口产品,我国化纤公司竞争明显处于劣势,特别是对一些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的企业冲击更大。“入世”后,纺织面料进口关税将降低,中高档面料一般贸易进口将有一定增长,印染企业的竞争压力将会加大。
目前世界纺织科技发展的趋势:一是纺织新材料、新产品的不断涌现。第三、第四代合成纤维和新型纤维素纤维以优异的性能,弥补了天然纤维的局限和不足,并通过高新技术开发出了具有轻质、高强、耐高温的特种纤维以及具有多功能的差别化纤维和技术性纺织品,进一步拓展了纺织品应用领域。二是纺织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创新。目前“无锭纺纱、无梭织布、无水印花、无纺织布、无人工厂”等新技术已逐步变成现实。三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依托形成的快速反应系统,使传统纺织工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深刻变革。这种变革集中体现在快速反应生产经营机制(QR)方面,使纤维、纺纱、织造、染整、服装和设计、制造、销售形成一套完整的生产营销体系。
从80年代开始,工业发达国家借助其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优势,加大对纺织高新技术的投资力度,并积极地推进产业化,以此改造传统纺织工业,进而在原材料、技术、装备、产品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继续确立了技术、品牌、营销方面的优势。科学技术进步一方面为纺织工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使市场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纺织技术上的差距。
“十五”期间,城镇和乡村居民衣着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将会降低,但消费总量有所增长,特别是农村纺织品市场和产业用纺织品领域仍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消费层次进一步多元化,消费领域进一步扩大。
1、 人口增长因素。目前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仅为6.6千克左右,低于世界7.5千克的中等水准。到2005年,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可达到7.4千克左右。“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00万人,新增人口消费按人均7.4千克计,五年将净增纤维消费量45万吨。
2、 消费结构的变化。买方市场初步形成,人们消费选择性更强。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向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迈进,消费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吃和穿的比重将下降,住和行的比重将上升。而衣着类消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将逐渐下降,但实际支出额仍是增长的。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城市消费更看重个性化、舒适化、高档化(品牌化)和时尚化。
费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农村消费仍大大滞后于城市消费,农村的纺织品服装消费水平仍然不高。“十五”期间,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4000万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进一步拉动消费需求,纺织品服装消费在农村有着非常大的潜力。农村衣着消费仍以物美价廉的纺织品为主,特别是在化纤纺织品上,要开发出更适应农村消费需要的产品。
用、产业用三大领域纤维消费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的纤维消费结构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衣着用比重偏大,产业用、装饰用比重较低。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农业、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对产业用纺织品需求的增加,特别是纺织新技术的运用和新材料的开发,将进一步拓展纺织品的应用领域。“十五”期间,产业用、装饰用纤维消费潜力很大,将出现市场扩张的发展趋势。
综合以上分析,纺织工业作为出口创汇主要产业的特征不会改变,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主体地位。我国有近13亿人口的国内市场作依托,现占有13%左右的国际纺织品服装市场占有率,已形成完整的工业加工体系,拥有较丰富的原料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竞争的比较优势依然存在,仍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人民纤维消费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提高纺织品服装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动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产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稳步的增长点,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改善,劳动生产率和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以制度创新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改革改组、结构调整的力度,全面实现产业升级,加快实现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
1、上涨的速度:年均增长速度为6.5%,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2678亿元提高到2005年的4300亿元。
2、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由2000年的1210万吨提高到2005年的1425万吨,人均纤维消费量由6.6千克提高到7.4千克。
3、纺织品服装出口创汇:由2000年的520亿美元提高到2005年的700—750亿美元。
4、衣着用、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的比重:由2000年的67%、20%、13%调整到2005年的64%、21%、15%。
5、劳动生产率:2005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5万元,比2000年提高40%。
8、节水:2005年纺织印染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30%左右,印染行业百米耗水量由3.6吨降到3.0吨左右。
(一) 技术和产品结构调整“十五”期间,纺织工业要追踪国际新技术的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纺织业继续实施淘汰落后、改组改造的政策,围绕品种、质量、效益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
棉纺织:在巩固压锭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是更新改造1000万锭的生产能力,以及配套进行织机的改造,提高清梳联、精梳机、无梭织机等新型技术装备的比重,使60%左右的纺纱设备达到90年代领先水平,精梳纱比重达到30%,无结头纱、细支纱的比重达到50%,无梭布的比重达到40%。
毛纺织:继续压缩淘汰落后毛纺锭,并加快对工艺、设备的全过程改造,实现工艺、设备的电子化、系列化、连续化,达到高速、高效生产。积极采用赛罗纺、双组份、包缠纺等新型纺纱工艺,实现毛纺原料多元化,增加花色品种。重点是提高毛纺面料的整体水平,开发高支纱、轻薄型产品,使高档面料比重达到70%,提升产品档次,扩大出口。
麻纺织:优化现有麻纺织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改造,重点开发苎麻生物脱胶、梳纺和牵切纺工艺技术设备和麻纺织品印染后整理技术,解决细纱条干均匀度、色牢度、鲜艳度、改善穿着舒适性,扩制品在服装和家用纺织品领域的应用。
丝绸业:在淘汰落后缫丝、绢纺、丝织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加快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重点是发展以真丝为主体的新型含丝复合纤维,实现含丝原料的系列化,开发高档真丝产品,提高防缩、防皱等后整理水平,开发蚕丝纤维与其它纤维混纺、交织、交并产品,开发化纤仿真产品。充足表现丝绸产品柔软、飘逸、舒适、华丽的特征,全方面提高丝绸面料档次。
针织业:继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特别是新型针织大圆机的拥有率,提升产品设计开发能力,重点开发新型原料和环保型纤维在针织品上的应用,开发保健型针织品、针织外穿服装、高档针织内衣、高档经编面料等,扩大针织品出口。
对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机械制造业以及产业用纺织品的生产继续实施调整和发展提高的政策,提高其产品的开发能力和集约化程度,使之成为纺织工业主要的增长点。
化纤及化纤原料:依据市场需求,针对目前化纤企业的结构、分布、规模以及工艺技术等问题,主要是通过对现有优势企业的改造、扩建,形成技术创新机制,开发品种,提高质量。2005年化纤差别化率达到40%,年产10万吨以上企业的生产能力占化纤行业总能力的60%左右,建成若干个大型化纤及化纤原料基地,搞好上下游产业链的结合,形成从原料到抽丝到纺织后加工垂直整合的加工体系,增加市场抗风险能力。
化纤原料要重点发展精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己内酰胺、丙烯腈等,要加快对现有装置的改造和扩建。聚酯的发展要选择一批条件成熟的大中型聚酯企业,采用国内成熟的技术和日产400吨以上的装置做改造和扩建,以降低现有企业的投资所需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合成纤维要积极开发品种,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重点开发功能性纤维、差别化纤维、复合型纤维。重点抓好以涤纶长丝为主体的新一代多功能、高仿真、细旦、混纤特色长丝的开发生产与应用,推进具有“新合纤”特性的仿真丝、仿羊毛等高档面料的一条龙开发,突出抓好静电、高吸湿、抗起毛起球、阻燃等纤维、织物的新产品研究开发,同时进一步抓好化纤在装饰、产业领域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开发PAN碳纤维及其原丝、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乳酸纤维、水溶性PVA纤维、海岛型纤维、皮芯型纤维等。
粘胶纤维要控制污染、不布新点,重点是开发品种,提高质量。积极研究开发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纺丝技术,快速推进粘胶纤维环保技术的应用,落实“粘胶三废处理”和“浆粕黑液治理”等环保措施。
产业用纺织品:根据我们国家相关产业对纺织品的需求,要积极开发产业用纺织品,使之成为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发展蓬盖类材料、栽培基材、土工织物、医疗卫生保健材料、工业用材料、建筑材料、环保材料、防护材料、包装材料、骨架材料、汽车内饰材料等。
纺织机械:要根据纺织工业升级和设备更新换代的需求,结合36项关键制造技术的攻关,做好化纤、纺纱、织造、针织和染整五个方面40项重点纺机产品的开发研制。开发研制大容量、短流程、连续化的聚酯装置和涤纶、腈纶、氨纶、粘胶成套设备;研制新一代清梳联合机、精梳机组、细络联合机和新型纺纱设备;提高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发展系列新产品,并做好相应的配套装置;开发研制新一代电子提花圆纬机、经编机和电脑横机;开发新一代印染前处理、染色、印花和织物的后处理设备。大范围的应用电子技术,提高机电一体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以满足国内外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为出发点,以面料为突破口,加大改造力度,增加花色品种,提升产品档次,丰富繁荣市场,扩大出口。
印染后整理:印染后整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色彩、手感、风格,要继续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在引进必要的工艺技术软件的同时,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使工艺、技术、设备和染化料、助剂配套发展,形成纺、织、染、服装一条龙开发。重点提高天然纤维后整理技术、化纤仿真染整技术、多种纤维混纺和复合纤维染整技术、生物酶整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激光制网、无制版染整印花技术,大力开发高的附加价值产品和生态、环保产品,使高档面料的比重达到60%,满足服装加工和出口的需求。
服装:优化服装加工能力,搞好服装研究设计、流行趋势与生产加工的结合,搞好生产与营销的结合,积极推行品牌战略,提高中国原创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中的份额,注重开发品牌服装、童装、中老年服装和特种服装,研制开发生态、保健服装,开发适合农村消费的服装,使服装生产适应国内市场多层次消费需求和扩大出口。
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挑战,要继续支持优势企业、出口骨干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按经济规模组织生产,提高生产集中度,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快企业组织架构调整,加强产品研究开发与设计、市场营销与服务两个重要环节的建设,提升公司快速反应能力。通过调整,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规模的公司和公司集团。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多元化经营和国际化营销方面继续发展壮大。政府将在打破行业和地区壁垒,维持公平竞争秩序,推动跨地区、跨国投资经营等方面,为其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提供更广泛的服务。
通过联合、兼并等资产重组方式,将一些具备条件的化纤企业,建成跨地区、跨行业的集团,提高生产集中度,提高上下游产品的关联度,建设若干个起点高、达到国际经济规模水平、技术先进和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化纤及化纤原料基地,到2005年,我国化纤工业年产10万吨以上企业由目前的7家增至20家左右,生产集中度达到60%。有条件的大型化纤企业向下游整合发展,引导化纤面料开发较好,并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纺织企业向上游整合发展。
纺织工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竞争性行业。中小企业的发展重点是通过调整与重组,向开发型、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与大企业的配套能力和市场之间的竞争力。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引导,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民营、个体、外资等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形成能够为纺织行业和社会提供服务的中小企业群。鼓励发展都市型工业,依托大型市场,发展服装加工、针织、毛针织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对可提供技术、设计和信息服务的中小企业,采取扶持政策,使之成为纺织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鼓励东西部地区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西部地区纺织原料资源丰富。 新疆的棉花年产量达3000万担左右,约占全国的1/3,内蒙、甘肃、青海、新疆有羊毛、羊绒、驼绒等动物纤维优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有蚕茧、苎麻、亚麻等优势,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裕,成本相对低廉。“十五”期间,西部地区通过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产,加快技术进步,尽快实现扭亏脱困。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和西部广阔的市场潜力,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联合,积极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调整结构,加强管理,加快转制,提高竞争能力,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加工优势和产品的优点。以新疆的棉花资源及棉纺织工业、陕西的棉纺织工业为依托,建立全国优质纱、布的生产基地;以四川、重庆、云南、广西种桑养蚕的传统优势和茧丝绸加工为依托,建立全国蚕茧及茧丝绸生产基地;以内蒙、甘肃、青海、宁夏的羊绒、驼绒、牦牛绒及毛纺加工为依托,建立具有特色的毛纺织生产基地;以西部地区的麻类资源为依托,建立麻纺织品加工基地;以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商贸市场为依托,发展服装加工,建立西部服装生产基地和集散市场;以西部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为依托,配套发展化纤工业。
进一步搞好东部沿海及中心城市的结构调整,适当压缩纺织初加工能力,集中力量发展精加工、深加工、高的附加价值产品、高技术产品,形成优势产品、名牌产品、出口产品的生产基地和产品研究开发、技术创新中心和信息网络中心。
2000年全国纺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4522亿元,占全行业总资产的46.3%,而国有纺织企业增加值仅为全行业的29.8%,利润为全行业的23.1%,亏损面为31.0%,比全国纺织高出10百分点。围绕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行业改革、重组,是我国纺织企业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
纺织工业是竞争性行业,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大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通过调整使国有资本以价值形态得到流动,提高国有资本的投资效益。国有大中型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投资企业能选择在竞争性领域的优势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加大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力度。对优势企业、骨干企业,利用外贸发展基金、出口配额、技改贴息等手段,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促进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中小型国有企业,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改制,增强中小企业的活力,使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对于资产负债率高,但设备先进、产品有市场、管理好的企业,通过资产重组,降低企业负债率,增强活力。对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的纺织大中型企业,主要是通过破产的方式加快退出。
西部地区的国有纺织企业比重较大,仍然很难,调整难度较大,这部分企业的改革、改组要在加强企业管理,进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基础上,积极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搞好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特别是要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借鉴东部沿海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
信息化是推动工业化的重要手段。传统产业在加快改造、产业升级过程中,必须快速推进信息化,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十五”期间,要用信息技术带动纺织工业调整、发展和产业升级,把信息技术渗透到纺织生产全过程,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企业内部管理、技术开发、生产经营销售的方式发生明显的变化,使上、下游企业之间、最终产品生产企业与市场之间、技术方与需求方之间出现全新的连接方式,使企业投资的盲目性和产品的趋同性得到一定的改善,建立纺织企业的快速反应机制。
行业信息化基本的建设要从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纺织企业传统生产、经营和基础管理模式入手,推广应用生产集散控制管理系统(DCS)、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CAD/CAM)、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以及市场快速反应系统(QR)等。建立企业内部信息网络,提升公司管理效率和市场反应能力,进而建成覆盖整个行业的信息网络体系,建成以先进、高效、稳定的企业信息网络系统为基本单元的行业信息网络,并逐步建立反映行业特色、汇集基本的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行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为纺织行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跳跃式发展创造条件。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综合运用计划、财政、金融等手段,发挥价格、税收、利率、汇率等杠杆作用,调控经济运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减少对经济事务的行政性审批。搞好总量控制。“十五”期间,对棉纺生产能力仍要实行总量控制,防止重复建设。加强对棉纺细纱机生产和销售的管理,严格执行生产许可证和销售准购证制度,以防止竞争环境的再次恶化。
引导投资方向。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展长期资金市场,扩大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支持一批重点企业上市。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形成投资多元化格局。
实行公平待遇。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为其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和透明的竞争环境。在纺织出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的管理上,实行不分所有制形式的公平待遇政策。
继续坚持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并举的方针。“十五”期间,根据纺织生产要,纺织年用棉量在450万吨以上,棉花种植培养面积须保持稳定。棉花流通领域要建立规范化的市场,推进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棉花价格、标准、销售形式与国际接轨,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要求。赋予大中型企业、出口骨干企业棉花经营权。在稳定棉花生产的同时,鼓励对羊毛、蚕茧、苎麻、亚麻、山羊绒、牦牛绒等我国特有的优质原料的种植、养殖、开发和利用。化纤原料及化纤缺口较大,特别是化纤原料的发展滞后,在行业管理上要加强引导,加快发展。
鼓励纺织企业与相关行业合作, 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结合,鼓励大规模的公司和公司集团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形成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多种形式的中介机构,特别是在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由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的技术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偿服务,以适应中小企业设计、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需要。着重突破纤维技术、纺纱技术、织造技术、染整技术和设计与开发创新技术中的关键技术。通过五大技术攻关,到2005年使60%以上的成套装备达到国际水平,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
更好地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发挥我国纺织工业出口优势,逐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扩大出口规模,进一步提升创汇水平。巩固传统市场,发展新兴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的优势,发展来料、进料加工贸易。适应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趋势,积极研究应对区域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充分的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国内成熟、先进的技术、设备到国外去投资办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鼓励企业采用新原料、新工艺,降低物耗、能耗,节约用水,改善环境,鼓励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印染企业使用先进的低浴比染色工艺、无水印染技术、转移印花技术、喷射印花技术、涂料印染、等离子体处理等节水、节能及环保的工艺技术。纺织投资项目一定要达到环保要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由过去的末端治理变为生产全过程的环保控制,实现可持续发展。